钢筋冷挤压套筒施工规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:
一、施工前准备
材料检查
钢筋:被连接钢筋应是直径≥20mm的螺纹钢筋,钢筋端部不得有局部弯曲,如有马蹄、弯折或纵肋尺寸过大,应预先矫正或用砂轮打磨,并清除钢筋锈蚀和附着物。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和检验报告,其品种和质量应符合《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》(GB/T 1499.2-2018)的要求。
套筒:连接套筒宜选用45号优质碳素结构钢或其他经型式检验符合要求的钢材,供货单位应提供质量保证书。套筒材料采用适于压延的无缝钢管加工制成,其实测力学性能应符合相关要求。套筒表面不得有裂缝、折叠、结疤等缺陷,套筒尺寸及偏差应符合相关规定。套筒应有出厂合格证,套筒储运时须防锈蚀和污染。
设备检查
挤压设备:挤压设备应经检修、试压,符合施工要求。主要机具设备包括超过压电动油泵、挤压机、超过压油管、悬挂平衡器(手动葫芦)、吊挂小车等。
其他工具:包括划标志用工具、检查压痕卡板、测深尺、力矩扳手等。
人员培训
参加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、考核,可持证上岗。
二、施工操作程序
钢筋与套筒试套
在钢筋端部画出定位标记和检查标记,定位标记与钢筋端头的距离为钢套筒长度的一半,检查标记与定位标记的距离一般为20mm。
按钢筋规格选择套筒,将钢筋与钢套筒进行试套,通过钢筋端头定位标记和检查标记,控制钢筋端头离套筒长度中点不宜超过规定值(如5mm或10mm)。
钢筋插入套筒
清除钢筋被连接部位的锈皮、泥砂、油污等杂物。
将钢筋按定位标记插入钢套筒,确保连接钢筋与钢套管的轴心保持一致,以减少偏心和弯折。
套筒挤压
挤压机的压接应垂直于被压钢筋的横肋。
挤压应从套筒中央逐道向端部压接,压痕道次和压痕直径应符合设计规定。
为加快压接速度,减少现场高空作业,可先在地面压接半个压接接头,在施工作业区把钢套筒另一段插入预留钢筋,按工艺要求挤压另一端。
三、施工质量控制
外观检查
挤压后的套筒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纹。
接头处弯折不得大于规定值(如4°)。
接头两端钢筋上应显露检查标记,但不显露定位标记。
外观检查不合格数少于检查数的10%时,该批接头外观质量评定为合格;不合格数超过被检数的10%时,应对该批接头逐个复检。
单向拉伸性能检查
现场检验以同规格、同等级、同材料、同一施工条件下完成的500个接头为一验收批,不足50拉伸0试验结果个均的也符合要求作时一批,。则该
批 接头 *合格 对每一批验收件中随机抽取的三个试件进行单向拉伸试验,当三个试件的单向。
如有一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不符合要求,应再取六个试件复检;复检时仍有一个不合格,则该批接头不合格。
四、施工安全与环保
安全措施
操作人员应戴安全帽、手套等防护用品。
高空作业时,应搭设临时脚手架平台操作,系安全带。
操作时不得硬拉电线和高压油管,防止高压油管弯折或被尖利物体划伤。
液压系统中严禁混入杂质,保持清洁。
环保措施
钢筋端面平头及丝头加工时的废料,要及时清理回收再利用。
润滑油等要防止直接滴落,应在地上铺塑料布防治污染土地。
综上所述,钢筋冷挤压套筒施工规范涵盖了施工前准备、施工操作程序、施工质量控制以及施工安全与环保等多个方面。遵循这些规范可以确保钢筋冷挤压套筒连接的施工质量和安全。